在IPO「三高」(高股價,高本益比,高超募資)問題緩減前,證監會有意讓新股發行降溫。繼上周五江蘇奧賽康緊急叫停IPO後,昨日又有五家公司公告暫緩新股發行,先前預估的發行時間表也將調整。
儘管連續兩個交易日已有六家大陸公司縮手IPO,但對大盤而言仍是無力回天。昨天滬指續挫0.19%至2,009.56點,創5個半月新低,2,000點大關保衛戰恐將失守。
新華社昨天發表評論讚揚證監會「出拳」,但也坦言滬指逼近2,000點,若大盤再次進入「1」時代,投資者信心將再次受到極大傷害。路透引述分析師表示,依據市場運行慣性,穿破2,000點的整數關口後,大盤可能會出現小反彈。
證監會周五甫宣示新股發行市場化不代表「放任自流」,周日晚再推出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新規,表明若抽查過程中發現發行人和主承銷商使用招股意向書等公開資訊以外的發行人其他資訊,中止其發行。
證監會周日加碼IPO監管新規後,原定昨天舉行投資者推介會、並於今(14)日進行網上申購的創業板公司匯金股份、東方網力、綠盟科技、恒華科技,及中小板的慈銘體檢等五家企業,都公告暫緩新股發行。
本周原有33檔新股展開申購,被稱為「A股史上最猛發行潮」。在農曆春節前大量現金需求、法定準備金補繳和財政存款季節性上升等壓力下,A股「跌跌不休」。成都投資者張先生向華西都市報表示,「這種情況下,市場怎麼可能漲。反正我是心驚膽顫,倉位很低。」
方正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敏認為,新推出的IPO監管舉措影響不大,但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後面若有更多利多政策配合,或可期待市場短線反彈。
中信證券昨發布報告直指A股市場投機氛圍嚴重,認為IPO重啟短期加劇資金需求壓力,中長期降低公司投資價值,今年將持續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