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6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萬方報導)5月31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下稱「中儲糧」)林甸直屬庫發生火災事故,過火糧囤和貨位共80個,糧食約5萬噸。在此4天前,中央第一巡視組進駐中儲糧,這一「巧合」,引發了公眾各種猜測和質疑;同時,外界對於中儲糧公佈火災損失也報以不信任。5月份,一份來自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再次將中儲糧的管理亂象公之於眾。最新的質疑是,有報導認為中儲糧借壟斷用儲備糧做商業經營,助糧價惡性上漲。
中共官方拋出中糧等央企推助了糧價上漲
中共官方機構最近拋出調查,稱中糧為首的參與糧食托市收購的三大糧油類央企偏重於發展糧食加工和貿易,將通過政策收購的一部份糧食囤積起來,導致糧價飛漲。比如玉米,從2010年以來大陸玉米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部份地區價格已經突破歷史最高價2600元/噸,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深加工企業對原料的大量需求是導致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致使養殖行業成本大幅上漲,從而推動大陸物價飛漲。
一位河南地方糧食企業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中儲糧等糧食儲備機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其糧食儲備和經營業務不分,以及將糧食儲備業務分包出去收取利益的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中儲糧本身已經享受到了國家給予政策性補貼的優惠和利益,現在又想通過經營活動來牟利,其危害是:中儲糧的經營活動影響到其調控國家糧食總量和平抑糧食價格的作用。例如在糧食歉收、糧價高漲期間,中儲糧應該退出糧食收購市場,結果它也跟著其他市場上的糧食企業一樣,進入搶糧大軍,從而助漲糧價惡性上漲。
一些企業通過搶糧、「轉圈糧」賺取財政補貼
2008年至2011年,所屬湖南分公司等5家分公司部份直屬庫,通過出售給關聯企業再回購的方式,將存儲在本庫的50多萬噸臨時儲備糧和最低收購價糧,轉為中央儲備糧或用於對外銷售,從中獲利1700多萬元。
一位河南地方糧食企業人士稱,中共每年都要給糧食儲備企業補貼,河南、東北等地一斤糧食的保管費是0.043元/年,東部地區則還要偏高。為了得到補貼,一些企業屢屢出現違規搶購糧食、收購糧食品質不達標、拖延糧食出庫時間乃至「轉圈糧」等「亂象」。
「轉圈糧」是約定俗成的提法,一般是指承擔儲備、輪換、調控等政策性任務的糧食經營者先委託其關聯企業或者關係單位採購其往年收儲的糧食,再加價回購,在上述交易過程中糧食實際未離開糧庫。卻可騙取到政策性貸款或者貸款利息、管理費用等財政補貼。
據陸媒《經濟觀察報》報導, 2008年中儲糧在河南收購小麥近500億噸,占河南當年小麥總產量612億斤的80%。有糧食行業人士對此提出質疑——只有糧庫通過「暗箱」操作也即「轉圈糧」的手段,就是在糧庫和企業之間存在虛假交易,才有可能出現80%這麼高的收購比例。為此中共財政承擔了幾千億元的「包袱」。
行業壟斷、缺乏監管、監守自盜成制度黑洞
中儲糧是糧食壟斷帝國。從收購庫點選擇到收購的資金發放、監管,都是由中儲糧一家來進行。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6/8/n3889928.htm吉林大火燒出中儲糧借壟斷牟利推高糧價黑幕.html 美東時間: 2013-06-08 10:22:40 A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